{一次救援(3) }
五月二十日
山里的夜晚很冷,大家把所有的衣物都穿在了身上,甚至连雨衣都套上了。我还好,冲锋衣挺厚的,(所以把长袖T恤给了队友)把背包靠在身后当靠垫,把手套垫在屁股下当坐垫(那可是THE NORTH FACE的手套),脚上还搭着李杰带的睡袋。(我的睡袋太大了,大家没允许我带)没觉得危险,内心相当的满足。在这种地方还能找到这么好的歇息地,实在是太好了,特别是在过度劳累后。

由于减负,路上扔了不少矿泉水,(听说目的地有水),我到营地时,已经断水了。而其他人也是如此。幸亏寻找用对讲机通知殿后的老麦他们到一个路过的水源点取水,使我可以一边想着冰冻可乐一边等他们。当他们到时,寻找告诉取水的奶牛,离水源几米的那个房子里有一个死尸,把奶牛吓坏了。
没有带净水的药片,我们把水烧开了当消毒。这时,我路上一直没舍得扔的葡萄糖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表扬。一人呡了一小口就没有了。烧第二锅(锅很小)时,老麦居然拿出了茶叶,这让大家简直有了野餐的心情。于是,开始憧憬回到成都后如何大吃大喝,搞的大家口水流了一地。
短暂的喧嚣后,大家都或坐或卧,闭目养神。除了柴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和偶尔远处山中传来的垮塌声,四周一片寂静。大家应该都没有睡着,在积攒着体力的同时各自想着心事。由于上午出发时过于匆忙,我没能跟家里联系上,他们一定很担心,我的心里也忐忑不安。其他人应该也有这方面的担心,因为我知道好几个志愿者都是瞒着家里人出来的。
尝试着睡了几次,成功率不高,最多的一次也不过睡了几或十几分钟。奶牛好象睡着了一会儿,迷糊中,好象听到他在打呼噜。就在这似睡非睡之间,天渐渐亮了。
这时,我才真正看清了四周的状况:山下不远的地方就是谷底,山上垮塌下来的乱石和树木铺满了这里。令人惊奇的是,乱石间居然有一艘残缺的快艇。后来,听向导说,这里是水电站蓄水的地方,就在快艇旁边的那个巨大的石头后面,掩埋着一个引水洞,蓄水后快艇可以通过这个引水洞穿过这匹山。。。。。。仍然觉得不可思议。
在我们营地旁,有一根水管,50公分粗,几近垂直,40来米长,其中10来米悬空,其余部分紧贴着悬崖绝壁。这是上下山的唯一通道。我们所有人必须沿着这根管道爬上去。据说,昨天,老袁尝试了一次,没能成功(毕竟50多岁的人了)。但当时在场的人一致认为,老袁有跳钢管舞的天赋。(后来,我们也有幸看到了老袁跳的钢管舞)
经过简单商议,几个组长决定:用对讲机和山上的队员联系,如果上面有停机坪的位置,我们就立即上去;如果上面没有停机坪的位置,就让上面的队员把能走的伤员尽量多的带下来,我们护送着他们原路返回,不能走的重伤员另想办法。我知道“另想办法”意味着什么,虽然也明白这样做是多么的无可奈何,但仍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,眼泪再一次忍不住从墨镜后的眼睛里流出来。在出发之前,我们还想,即使再难,我们也要把重伤员抬出来。只有走过这段路的人才知道这是多么的天真。心情异常的沉重,独自坐在一边发愣。(后来,听一个心理医生说,如果我们不得已放弃了哪怕一个人,我们所有人都会因自责产生心理阴影,从而导致心理疾病)
联系的结果是,上面是否能停飞机在两可之间,必须要戴科上去亲自确认。心情一下好起来,虽然将面临天险的考验,但我依然为重伤员感到高兴,因为我看到了希望。
内江消防支队的领队彭参谋率先开始攀爬,专业的毕竟不一样,他很利落的爬了上去,而且还背着包。山上这时派了三个消防队员下来接应我们。第二个上去的队员把绳子带了上去。在绳子固定好后,老麦利用升降器把自己提了上去。但由于上面没有大一点的立足点,(全是悬崖)也没有地方固定滑轮,用绳子配合滑轮把人拉上去的方案宣告失败。钢管舞成了每个人的必考科目。
最后决定,队员们将绳子绑在腰上攀爬钢管,上面的消防队员尽力往上拉,(当然,更多是起保护的作用),等人上的差不多后,再把所有的包吊上去。老袁,戴科,小韩,李杰。。。。队友一个个都顺利的爬上去了。轮到我了,我不是太担心,以前玩过简单的攀岩,唯一不太放心的是自己的体力。还好,中途歇了一下,喘了口气,很顺利的爬了上去。上去才发现,上面几乎是垂直的绝壁,负责拉人的那个消防队员把自己的保险绳固定在一个树根上,脚下只有一块不到一平方尺的立足点,使劲拉的时候,只有借助腰间的保险绳才能保持身体平衡。体力消耗相当大。在拉李苏兵时(安徽来的退伍兵志愿者),遇到了麻烦。由于他完全没有攀爬的经验,脚没有使力,导致上面的消防队员一直要使非常大的力吊着他,我简直都觉得如果不是腰上的保险绳,那个消防队员会被拖下去。花了两倍于其他人的时间,在大家的指导声,鼓励声,甚至是骂声中,终于,他也顺利的上来了。
我往上走了一截,坐在了地上等背包。说是坐,但由于太陡,在别人看来,完全是斜站在绝壁边。拉第一个包时,就遇到了麻烦,包的扣件和绝壁上的树枝绞在了一起。几次尝试都没法解开后,老麦没有丝毫的犹豫开始整理自己的器械,完全在我没有反映过来时,老麦拉着绳子开始沿着绝壁下滑,这他妈简直就应该是在电影里看到的场面,提心掉胆中,老麦很稳健地把包提了上来。老麦在我心中的形象再次高大了一点。
这是戴科的包,里面有备用的卫星电话。我背上这个包,和李杰一起开始向上爬。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,这居然是这次救援中难度最大的一截路。这是一段乱石和滑坡后裸露的土壁组成的路,坡度陡的过分。有的地方,居然需要紧跑几步,借着冲力踩着绝壁往上窜,然后抓住绝壁上的树根,一点一点翻上去。如果没抓准,只能滑下来再来一次。顺着依稀的脚印,我们艰难地往上爬着。当走入又一个乱石带时,脚印看不见了。又一次开始各自猜测着朝着同一个大方向前进,又一次重复着不停地遇阻折回觅路再进的故事。走了没多久,看见一个脚印,义无返顾的跟着走下去。结果,没多久,就发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。这不知是哪个大侠的脚印。完全是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的军人作风,根本不带拐弯的,遇到大的障碍,就强行翻越。搞得我进退两难。后来,折中了一下,沿着他的方向,不断的横切变线,实在饶不开的,就咬牙硬挺。当来到一个巨大的石头面前时,我简直欲哭无泪,两边都绕不开了,而从脚印看,很明显是强行翻越的。没有办法了,我完全是憋着气窜上去,抓住岩石的棱角,贴紧岩石,用膝盖顶着岩石的面,一点一点的往上挪。还好,脚擦破一点皮,总算翻了上去。不过,这样前进,应该是省了一些路。李杰的体力很好,在我休息时仍然不停地往前走。这时,我已经看不见他了。幸运的是,这段路不是特别长,在走了接近一个小时,翻上一个山脊后,我看到了最后一截陡坡上的目的地和刚刚爬上去的李杰的背影。
当我慢慢地挪上去时,一个被困的轻伤员已经站在山崖边迎接我。看他的姿势,是想帮我接背包。轻轻地,但也是坚决地拒绝了他,我走到了他的面前,从他的眼里,可以清楚的看到“感激”和隐隐的眼泪。他们已经比较平静了。据说,当昨晚的队友冲上去时,所有的人都放声大哭,不能自已。事后,有个伤员告诉我,看到解放军时,他知道自己得救了。
目的地的准确名称是巴蜀金河一级电站前池。这是一个建在山腰间的未完工的工地,从现场情况来看,应该是要在山腰打一个穿山洞,洞已经完成了一部分,洞口的岩石上可以看到许多打进去很深的钢筋,应该是为了加固。这可能也是这个地方还能部分保存下来的原因。山崖下能看见被垮踏的山部分掩埋的挖掘机和拖拉机,以及其他的一些杂物。山崖两边依稀可见被掩埋的工棚,据说,里面有10多个遇难的工友。躲过这场劫难的工人也全部带伤。几个重伤员躺在山洞里,由于山洞里很冷,他们都盖着厚厚的被子。
guosy 2008-7-3 16:50:00 | 阅读全文 | 回复(0) | 引用通告 | 编辑
  • 标签:地震 感动 汶川 志愿者 
  • 发表评论:
    心情日历
    <<  < 2011 - >  >>
    1 2 3 4 5
    6 7 8 9 10 11 12
    13 14 15 16 17 18 19
    20 21 22 23 24 25 26
    27 28 29 30 31
    站长公告
    最新日志
    最新评论
    最新留言
    用户登陆
    我的相册
    我的圈子
    我的好友
    友情链接
    博客信息



    天涯博客欢迎您!